【教育热议】你以为的美国本土是宽松教育其实根本不存在!日本“减负30年”之后几乎完全失败而中国高中生放学自己却不会回家!

发布时间: 2024-04-27 作者: 节能木窗

  我们时常听闻“美国教育很宽松”,下午很早就放学,学科不是那么难,假期也没太多作业,体育活动盛行,校风开放——这是我们很多人眼中的美国教育。

  但实际上,美国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自主选择教育,表面课业压力小,其实却需要个体就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今天小编将以留学美国的前浪们在美求学经历和在工作过程中对美国校园的了解为例,为大家剖析真实的美式教育——“宽在形式,严在精神”。在本文中,小编也将会重点跟大家说明何谓——

  “美国教育的宽松在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美国教育的严谨在于每一位学生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

  下午很早就放学了,上课约束性差,假期没太多作业,体育活动盛行,学风太开放——这是我们很多人眼中的美国教育。同时,“华尔街”、“NASA”(美国国家宇航局)、“硅谷”等关键词又构成了我们很多人眼中的全球顶尖教育的超级成就和超级大国。

  联结两者,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宽松的教育”造就了全球顶级教育殿堂和超级大国;或者说超级大国的教育是“宽松的”。但是如果我们对美国教育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并且以此为据来提倡减负教育和素质教育,那么后果是绝对可怕的。而所谓的“佛系”也是片面的。

  表象可以通过观察,但本质需要体验。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因为看了朗朗的演出而从此认为钢琴演奏是一件易事,这是很客观的。

  美国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自主选择教育。于表面,它自由,课业压力小;于本质,它遵循了一个原则:给予自由和权利,个体必须承担对应的责任。

  跟绝大多数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做个最直接对比:美国教育提倡自我筛选,能者多劳;中国教育提倡被动筛选,适者生存。当然这跟国情有关,这里我们只谈教育,不论政治。为何会有这个对比结论呢,接下来,小编将用三个故事,三个角度来透过美国“宽松”的表象去体会其“严谨”的本质。

  刚在在美国读高中的时候,让我最不适应的并非英文,而是从天而降的自由。作为一位初出茅庐的青涩少年,习惯了中国被安排的教育模式,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比如自由选课、自由安排课外时间,我变得力不从心。

  美国中学普遍在下午两点或三点下课,但这并不意味一天就结束了。在很多学校,下午三点之后学生能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或者学生组织和社团。

  尤其是在寄宿制私立高中,所有学生每天下午都必须参加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这虽然是硬性要求,听上去并不自由,但学生能够准确的通过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进行自由选择。

  学校里有各式各样的体育队伍,比如篮球、排球、足球、美式橄榄球、曲棍球、游泳、击剑等等。一个学年分秋、冬、春三个赛季,学生能够准确的通过兴趣,在每一个赛季选择参加一种体育运动,一年就是三项。学生因为爱篮球能参加篮球队,即使体质并未达到美国标准,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更偏重参与,而非竞技的二校队。

  在这种自由选择的环境下,个人态度是关键。一个懒惰的学生可完全选择最轻松的一项活动,敷衍了事;还可以找家长出病假条,为自己开脱。不要认为学校会惩罚学生,因为得过且过也是一种选择。这也就是小编在开篇提到的美国教育的宽松在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美国教育的严谨在于每一位学生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

  在不少国人印象里,美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不少中国家长因此会担心孩子留学会受不良影响。那如果学生“早恋”,美国学校会怎么样应对和干预呢?

  在美国高中里,最成功、最受喜爱或是认可度最高的学生,往往并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而是各种社团的主席,或是体育校队的队长等。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有闪亮的个人魅力,同时学习成绩也得过得去。在学校里有没有被人倾慕,有没有恋爱经历,也是学生是否受欢迎的表现之一。

  青少年对异性产生好感,这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是非常正常的。在美国社会,相互之间表达喜欢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在情人节当日,老师会收到学生的鲜花,女孩可能会收到男孩的巧克力,妈妈也许会收到孩子的卡片。言外之意,情人节已经从狭隘的恋人节日演变成广义的表达爱意的节日。

  在美国的学校里,老师没有权利干涉孩子的恋爱,甚至提供机会让男女生接触。因为在美国教育中,谈恋爱等同于社交能力的训练,比如年度的正式和非正式舞会。尤其是毕业舞会,男生需要早早计划去邀请一位自己心仪的女生当舞伴。这样的一个过程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个挑战,也等同于培养其个人的社交能力。

  表达爱意是一件美好的事,美国自由的氛围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过,倘若学生的行为过度,学校一定会阻止和严肃处理。

  凡是经历过美国校园生活的,尤其是中小学,我们都会有一种感觉,从教室到宿舍,从体育馆到餐厅,校园的气氛很轻松,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平等。跟中国不一样的事是很多美国老师鼓励学生直呼其名字,师生很容易打成一片。

  但大家绝对不能认为平时看似“称兄道弟”的老师在你犯错的时候会偏袒你。相反,老师对纪律的严格执行凸显了美国学校纪律系统的严谨,不受任何个体影响。

  在美国,私立高中开除学生相对容易,但是公立学校就很难,是因为私立学校为独立运营。在学生严重违纪的情况下,学校法庭或者仲裁委员会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该组织一般由三位任课老师、一位教导主任再加两位学生组成。三位老师中必须有两位是中立的,必须与所发生事件以及当事人没有直接关系。

  进入仲裁程序后,教导主任负责把自己搜集的信息如实地讲述给在坐的所有人,包括“被告”学生以及他的指导老师。委员会的五个人就像一个陪审团,先听陈述,后“被告”学生有机会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辩护。在听完所有信息之后,五位成员将可以自发的提问“被告”学生的更多细节。

  在“听审”完毕后,“被告”和自己的指导老师将暂时离开现场,等待20分钟,委员会此时会闭门进行最后的商讨。对学生的最后决定由投票产生。两位学生委员有话语权但是不能投票,只有三位老师的投票决定“被告”学生的命运。当结果出来之后,教导主任会提交到校长办公室,申请最后的批准。

  “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之后,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还要学得那么苦?”30年前,日本在家长的呼声,开启了“宽松教育”改革。

  出乎意料,改革的结果却是私立学校大行其道,课外补习产业蓬勃发展,中产家庭教育负担倍增,造就了学力低下的“宽松一代”,国家竞争力节节败退!

  中日两国相似的社会背景,使得日本30多年“宽松教育”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016年4月17日,日本电视台(NTV)播出了一部名为《宽松世代又如何》的电视剧。

  剧中三位1987年出生的主角被视为日本社会第一代的“宽松世代”人,大量写实的细节,让这部电视剧一经播出便引发关注,他们的经历、他们从学校进入社会之后的困惑、周围的人对他们的评价,让与他们同龄的日本年轻人感同身受。

  何为“宽松世代”?《宽松世代又如何》的宣传海报上的关键词让人一目了然:2002年日本进行教育改革,全方面实行一周上学5天的双休日制度;削减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导入绝对评价(不与其他学生作比较的情况下评价特定学生)。

  1987年出生的人上高中时刚好赶上这一教育改革的正式实施,他们也就成为了第一代的“宽松世代”。

  “宽松世代”是怎么炼成的?从社会背景来说,经济低迷、少子化、老龄化都是推手之一,但最直接的推手,则是“宽松教育”的盛行。

  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惨败,国内百废待兴,为了重振经济发展,日本官方看中了文化兴邦、科技崛起的路子,倾尽国力搞教育,首先推出了九年义务教育。

  教育投入带来的改变是实实在在的,1955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此后连续20年保持了每年10%左右的同比增长,1968年GDP总量跃升全球第二,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不仅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当时每个家庭手里可支配的金钱也呈直线形势稳步上升。

  随着经济的快速复苏,20世纪60年代开始,婴儿潮到来,但家长们发现,随着人口的增多,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少。

  激烈竞争的大学入学考试,蔓延到整个基础教育,导致基础教育应试化,产生了包括“填鸭式教育”“考试地狱”等一系列说法。

  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发展,众多家庭将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投入到课外补习班上,同时考试舞弊、录取黑幕等层出不穷,家长们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要求“减负”的浪潮响彻日本。

  因此,日本的教育专家提出了“教育减负”,以及如何让教育适应经济的相关讨论之后,家长们迅速成为了摇旗呐喊的一批人。

  怨声载道的社会情绪,迫使文部省在1976年12月18日顺应民意,发布了名为《关于改善小学、中学及高中的教育课程基准》的答复报告。

  这个答复报告直接依从了民众缓解下一代学业压力的诉求,成为著名的“宽松教育”的标志,成为此后主导日本基础教育30年的方针。

  “宽松教育”方针下的30年间,日本中央和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大体包括:降低教学大纲的标准(缩减课本)、减少规定学时和公立学校去重点化。

  例如将小学至高中的总课时从5821课时减少至5785课时,《中学指导要领》的册页从261页减少至123页,公立中小学每周上课5天(原本6天),学生报考公立中学不能填学校志愿,只能按片区随机入学等。

  问题是,这些直接减负的政策手段根本就没有达到减负的效果,还产生了系列副作用。

  与减负共同到来的,是日本学生成绩的集体滑坡。像「3+2×4」这样的四则运算,能正确回答的六年级学生只有六成。

  质疑慢慢的出现——政府推行宽松教育的初衷,是告别填鸭教育,鼓励独立思考。假如连基础知识都没办法掌握,又何来进一步思考的能力呢?

  在四年一次的国际PISA标准化测试中,1999年,日本的数学应用和科学素养位列OECD15国第一,阅读理解位列第八;到了2003年,数学跌了5位,阅读理解跌了7位;2007年,科学第六、数学第十,阅读理解已经沦为垫底的第十五位。

  近年日本国内还有调查称,小学生4人中便有1人弄不清“平均”的含义。“大学生数学基本调查”结果也非常不乐观。日本的高中要为初中补课,大学的第一年要为高中补课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

  这一结果某一些程度上佐证了家长和学者们的担忧,也点燃了社会各界有关“学力下降”大讨论的导火索。很多人将“曾位居世界顶尖水平的日本学生的学力出现大幅度下滑”这一问题归咎于文部科学省,认为这是实施宽松教育的政策性失误所造成的。

  当然,由于PISA参测国的数量逐年增加等原因,仅用PISA排名并不能完全判断日本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是降低。

  但是总体上,日本学生的成绩明显下滑,并且从连续多年的数据分析来看,日本学生的表现起伏不定,这样的事实令人不得不忧心忡忡,“学力低下”一词开始愈发频繁地与“宽松教育”结对出现在各路媒体上,进一步引发了日本社会对宽松教育的责难。

  “宽松教育”政策降低了达标的底线要求,却完全不为最优秀、最努力向学的学生提供国家教育支持,甚至不提供荣誉感——因为宽松教育反对大规模的竞赛、考试和选拔。努力学习、追求出类拔萃得不到承认,宽松无压力才是正当的。如果在达标线之上还想学更多,那就要自己负担所有成本。

  其中反应最强烈的当属学生家长,甚至有人批判宽松教育就是“松懈教育”。日本教育学会会长广田照幸曾说:“宽松教育急切地追求创造力的培养,但忽略了创造力产生的前提——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巩固。”

  日本教育社会学会前任会长藤田英典也认为,“全球化的信息知识社会”的特征之一,是信息量的骤增和信息的复杂化,而宽松教育改革会使学生学力的整体水平出现下降,是无法应对“变革的社会”的。

  也有学者觉得,“宽松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意愿衰减,而学习成绩的下降正是学习意愿减退的结果。

  由于宽松教育政策只能约束公立教育部门,民众的升学需求和竞争态势并没有变化,可想而知,对更存在竞争力的教育需求只可以通过私营办学机构来满足。

  原本占据优势教育资源的公立中学只能提供宽松的托底教育,无法为想要上好学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几乎所有志愿上一流大学的中学生都投入私立中学,随之,没了要读书的学生,公立中学的优质师资也不断流失。

  以从1960年到2005年考入东京大学的前20名高中为例,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此消彼长十分鲜明。在日本,私立学校的教育费用通常是公立学校的2~3倍。

  要考上好大学,仅仅上私立学校还不够,课外补习学校(日本称“学习塾”“进学塾”)专门为应试准备好,这几乎成为日本家庭的一般常识。

  根据文部省官方调查,全日本中学生上课外补习学校的比例从1976年的38.0%上升到1985年44.5%乃至1993年59.5%。小学生上课外补习学校的比例也从12.0%、16.5%到23.6%,节节攀升。

  日本的宽松教育的减负只能是有利于富裕家庭,间接剥夺了寒门孩子的希望。于是,阶层就此分化,一部分孩子在学校减负、在校外增负,获得社会竞争的优势。

  由于受宽松教育影响的主要是公立学校,也就是普通人的孩子,而有钱人的小孩大部分读的是私立学校,他们依然在刻苦读书,照样上各种补习班,所以双方的差距,一下子被拉得前所未有的悬殊,最后在日本的名牌大学里,集满了上层社会的子女,他们毕业后纷纷进入了高收入阶层,这让日本的普罗大众,感到彻底的绝望,也让日本社会彻底失去了发展的动力,随之而来的,就是日本失去的20年。

  同样源于对宽松教育的不信任,许多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入私立学校,初、高中六年一贯制的私立学校尤其受到欢迎。这一现象也更加剧了教育的“两极分化”。在由文部省举行的日本全国学力调查中,平均正确率这一指标在公立和私立学校中表现出明显的分化现象。

  东京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苅谷刚彦对此作了深入的阐述。他指出,宽松教育的两大支柱——教育的多样性和自我责任,将拉大阶层差距。

  直接导致寒门弟子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生存,要么必须更努力,否则只能被迫的谋生,拿不到自己对生活的主动权。

  因为教育资源始终是有限的,想让孩子上名牌大学、出人头地,还是要去争夺那极为有限的招生名额。所以,有能力的家庭就让孩子通过私立学校、补习班、游学班、素质班,提升将来的竞争力。

  宽松教育虽然减少了在校教授的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拿“100分”,但是并没有降低大家在报考大学时的竞争激烈程度,于是许多学生家长,特别是有条件的家庭,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补足因宽松教育带来的学校教育的“缺失”,纷纷为孩子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课外补习班,试图通过这一种方式来维持和提高孩子在大学入学考试中的竞争力。

  而那些享受到了宽松教育的快乐的孩子,他们的业余时间,真的会像政策制定者希望的那样,去发展个性教育吗?也许有,但肯定百中无一,绝大多数的孩子,会把宽松和快乐的时间奉献给玩耍、游戏、互联网。

  日本文部省的调查的最终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大学入学考试中,私立学校的学生成绩比公立学校的学生明显高出一大截。

  当然,应试教育的这种公平,永远是相对的。无论在任何时期,有权和有钱都注定意味着更好的教育条件。穷人孩子和有钱有权人的孩子教育上的差异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

  “宽松教育”政策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教育供给,日本中产家庭若在子女教育上要求上进,势必付出巨大——经济负担、选择焦虑和全家被裹挟参与应试成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

  日本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家庭无疑为上述私营教育学习管理机关作出了巨大的经济贡献。在日本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教育支出和补习教育支出从1970年左右开始显著上升,1976年开始实施的“宽松教育”政策绝对没影响到这个上升趋势。

  换言之,1976至1995的20年间,家庭的教育经济负担没下降,反而一路攀升,更可怕的是,升学率却一路下滑至1970年后的最低谷。可想而知,在此期间的学生和家庭的升学压力慢慢的变大,对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的学生而言,不公平也在扩大。

  除了经济压力,“宽松教育”政策整体上降低了必修的教育标准,看似学生有了更大的自由选择学习的空间,其实这个年龄的学生既不充分清楚自己,也不了解社会需求,甚至不够了解竞争游戏规则。

  自主选择适合的教育资源既超出了学生的能力,也超出了多数家长的见识水平。除非精通教育和社会规则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多数家长在为孩子做学业选择时手足无措,心态焦虑。

  私营培训机构的营销诱惑、家长间的模仿与攀比、恨铁不成钢和病急乱投医等心态都会造成超量教育、过度补习,结果又加重了一重学业负担——不仅无效,更可能适得其反。

  有一系列畅销书名叫《中学生的考试9成靠父母》,很具体地传授家长应试技巧。日本应试学习之发达,已经不只是学生的事,应试负担已经不可避免地延伸至家长。

  宽松教育政策下家庭支持成了学业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经济水平太低的家庭将得不到入场券,经济水平足够高的家庭能买到最好的私立教育,而日本的中产家庭却承受着最大的学业竞争压力,他们本身对下一代也抱有最强的通过受教育来维持阶层或向上流动的愿望。所以,家庭教育成本越高,中产家庭生育率越低。

  这类使得国家教育供给空洞化的政策最终会抑制中产阶级的生育率,长期动摇国本,很可能是当初政策制定者始料未及的。

  有一种说法,说日本的“宽松教育”失败了,“宽松教育”的大方向改了,这种观点不完全对。其实,日本“宽松教育”强调要培育学生的生存能力、深度学习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一直都没改变,不过是在形式上,把过去减得过多的课时和内容又加回去了。

  那么,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看,宽松教育到底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我们很难得出一个简单的“成功”或“失败”的答案。尽管如此,日本宽松教育改革却深刻提醒着我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自“宽松教育”提出之初,日本各界就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论,无论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旗帜鲜明。而梳理正反双方的观点,我们却发现他们在有些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首先,双方都认同“宽松教育”的目标,即改变以往一味强调知识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生存能力、思考能力、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等“新学力”。即使放到今天,这一目标仍然具有方向性的意义。近几年,人们空前关注学生“21 世纪技能”“全球胜任力”等的培养,如何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实践,培育学生掌握这些能力,是当前全球教育的共同目标之一。

  其次,双方都觉得应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虽然学校按照“宽松教育”的目标实施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各种“新学力”,但中考、高考等高利害考试仍然只重视评价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所掌握的“新学力”也就没办法得到认可。如何通过评价制度的改革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创新人才,是目前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的一个课题。我国于2014 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也是在评价体系上的一次重大探索。

  再次,双方都认同“宽松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客观上带来了不同社会阶层学生之间的学力差异逐渐扩大。教育公平始终都是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词。任何教育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改革的目标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在过程中导致教育不公平,那也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说,教育改革要重视顶层设计的前瞻性,也要重视具体实践的可行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首席专家王晓燕发文指出,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曾全面实施“宽松教育”,2016年政府发表“去宽松化”宣言,承认宽松教育失败。总结起来,其失败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日本初期的宽松教育政策,只是在原有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大幅消减,宽松之后,到底学生应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应教到什么程度都没形成统一的思想共识。

  公立学校根据相关要求全部消减了教育时间和教学内容,但是私立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却没有实行,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导。

  宽松教育在减少一般学科课时后,增设了“综合学习时间”。但是文部科学省并没有对综合学习内容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也没有指定教材。

  日本实行“宽松教育”的出发点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传统填鸭式教育的弊端、面向未来培养创造性人才,这跟我们现在“减负”理念很相似。但是由于上述方面的失误,走向了失败的结局,这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

  首先,宽松教育并不是不要基础,仅靠减少课时,减少学习内容和降低学习难度的做法是表面的、肤浅的。真正的减负必须伴随着教育学生的方式的转变,伴随课堂教学的转型。如果课堂教学还是传统灌输,其实质必然是理念与现实的背离与脱节。

  因此,在我国推进中小学减负的过程中,一定要促进基础教育课堂教育学生的方式的转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还要注重教师能力的培养。

  其次,有关部门和学校对于学力、对于教育质量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评价和界定。既要照顾到优秀学生的发展需求,也要关切中低收入家庭和家庭孩子的帮扶培养。

  如果只是一刀切式的政策减负,但是课堂形式、教育学生的方式、考试制度、招生录取方式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改变的话,家长和学生会依然在追求分数的跑道上奔跑,就会造成“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严重现象。

  最后,减负政策一定要做到政府、学校、社会和家长形成共识,协同配合。家长和社会培训机构对政策的不理解、不配合是日本宽松教育失败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在日本“宽松教育”的经验教训中,最可以让我们引以为鉴的就是,教育改革一定要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宁可缓慢推进,切莫轻举妄动。

  试错或许可以是其他领域改革的常态,而教育改革是最不允许失败的,以牺牲一代人作为代价,是不能承受之痛。

  对于人的培养关乎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家庭,继而影响整个社会,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决策者都应该心怀敬畏,慎之又慎。

  目前的父母已经培养了学生,它不像以前那么粗糙,很多家庭都是孩子,自然正在掌上养成,但这种教育也产生了很多爱学生的父母。

  在社会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所谓的“熊儿童”。他们犯了一个错误,但他们没批评,但他们使用了“不单单是一个孩子”。因此,中国父母爱儿的现象不再是一件新的东西,即使来自一些小事,很多人也可以触发“巨人婴儿宝宝”的话题。

  父母拿起学生从学校学习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然而,这样的一种情况集中在小学的入口处,因为学生年纪较大,自营职业差,所以他们要父母来拿起,但他们来自之前,他们将前往小学五年或六个,很多父母会放手,让学生独自上学。但现在这样的一种情况逐渐慢慢的变少。不要说小学,许多高中生有很多风雨。

  而这种情况引发了很多专家,认为父母在途中训练了学生,并且对学生的未来增长没有任何好处,甚至大学教授都公开愤怒这个巨大的男孩型婴儿行为父母。高中生没有放手,学生如何成为国家的支柱?

  特别是因为有父母的转移行为,学校时代附近的一节总是非常拥挤。我非常顺利,我变得有点危险。如此众多网民被这个理论说服,认为父母不应该继续这种转移行为,甚至有些人提到了日本小学生的一个例子。预测日本小学生可以独自上学,我国的高中生仍在等待父母。一时间,学生的转移行为导致了一个小争议。

  然而,这对大学教授的这种愤怒,许多父母都是霸气,没有生命的专家,没有接地因为它不是爱学生的父母,但许多现实导致选择拿起学生。

  事实上,许多父母每天都有一份工作,他们每天早晚都没有很多时间来接受学生。一个原因是,原因是道路交通,现在在城市,特别是学校下班,学生无意中,或者驾驶员的不普遍可能导致悲剧。哪个并不担心父母?

  第二个原因是学生上学的时候了。特别是,高中阶段是一个相对较远的学生。一旦你已经迟到了,它就不仅仅是鸡。它将在天空中上学,当你在学习时,你已经黑了。不要说有一个家庭的女孩,也就是说,男孩的父母并不担心这么晚让学生回家。

  第三个原因是校园的情况,实际上,在小学中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可能留在可控类别,但高中,随着学生和青少年的增加,许多叛逆的行为来临,甚至不考虑后果。许多父母担心学生在上学的道路上被欺负,所以他们会接受学生。

  虽然今天的父母非常喜欢学生,但这只是学生会破坏他们的学生吗?我认为这应该是绝对的,现在有很多家长要面对工作,学生回家并有学术完成。父母之间的交流慢慢的变少,甚至一些困惑的爸爸,甚至儿童都不清楚。

  因此,如果父母有时间,他们能够与学生沟通更多沟通。这也是一件好事。很多次,我家里的沟通能解决学生的心结,他们能够避免很多不成熟的想法。家庭教育对学生来说也至关重要。

  但是,父母还应该给学生一定的增长空间。如果家庭学校之间的距离不远,那么家里可以让学生独立上学。毕竟,孩子会迟早长大,提前行使独立更有助于未来的发展,如果父母担心你可以提醒交通安全,或让学生找到同学,所以安全因子能增加很多。

  父母拿起学生的行为,由于目前父母的父母培训模式,虽然我们提倡父母要注意学生,过度紧张和保护确实不利于学生的增长,教育是古代学习的,如何平衡学生的保护和独立,我认为每个父母都应该有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