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绿色建筑成色各方职责必须到位
发布时间: 2024-03-21 作者: 乐鱼体育最新登录地址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目前基本形成目标清晰、政策配套、标准完善、管理到位的推进体系。根据住建部等多部门共同印发的《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到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将达到70%。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有可操作性的目标,绿色建筑衡量标准也有望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建筑物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世界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集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环境保护要求于一身,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绿色建筑理念逐渐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各项建筑节能技术日臻完善,与低碳生态城市绿色建设模块相适应。许多地方在科学合理规划利用建筑资源的同时,对城市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尽可能使用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实现绿色施工,打造低碳生态城市,倒逼绿色能源循环体系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速度快,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高成本绿色技术实施不理想、绿色物业管理脱节、少数常用绿色建筑技术由于存在缺陷并未运行等等。此外,由于绿色建筑的标识的使用缺乏规范,导致绿色建筑成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提高房价的“欺骗性”概念,一些房地产商纸面设计的绿色与实际运行的绿色相差十万八千里。

  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必须实现专家评审机构尽责到位、政府监管到位、公开透明社会监督到位、补贴处罚机制到位、绿色物业运行维护服务到位等,严把绿色建筑质量关。应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室内环境的具体性能进行实测,给出数据,确保对生态环境的保障。要把绿色建筑从一个简单的概念变成定量化的检验测试标准,对达到标准的给予绿色建筑的标识,这样做才能够使伪绿色现出原形,最终会退出房地产市场。

  当然,绿色建筑还应该根据时代的变迁不断的提高建设标准,不断建立和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等性能做综合评价。

  如今,从中央到地方都大力向绿色建筑进行倾斜,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很多企业等各种社会力量也在积极倡导和传播绿色建筑理念。特别是在低碳试点地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绿色低碳意识显著提升,为实践绿色低碳发展夯实了良好基础,节约、智能、绿色、低碳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正加快融入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方方面面。(胡建兵)